科主任是本科室醫療質量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領導科室所有的診療活動,并實行分級分層管理。臨床科主任應根據科室人員情況、專業設置組建2—3個醫療團隊(或稱主診醫師制、醫療組長制),報醫務科審核和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批準后以正式文件下發,并定期調整。
科室查房可由科主任組織統一查房或以醫療團隊帶組查房的形式實施。設置三級醫師查房是隨時、及時了解患者病情變化的基本措施,同時,醫師的個人專業知識及行為傾向也難以避免存在病情觀察遺漏或片面等情況,多人、多次查房是盡量避免此類情況發生的重要手段,是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查房時通過查體,開展醫患溝通,詢問和了解患者及疾病相關信息(包括患者病理、生理、心理、家庭和社會信息等)后,綜合分析,對患者進行評估,制定和調整診療方案,觀察診療效果,以達到提高醫療質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具體查房內容:
(1)最高級別的查房每周至少2次,固定時間,對急、危、重、新入院患者,必要時隨時查房。
查房內容:解決疑難病例;審查新入院、危重患者的診療計劃;決定重大手術及特殊檢查治療;抽查醫囑、病歷、護理質量;聽取醫師、護士對診療護理的意見,進行必要的教學查房工作。
(2)中間級別的查房每周至少3次,新入院患者必須在48小時內完成首次查房,對急、危、重、新入院患者,必要時隨時查房。
查房內容:對所管的患者進行系統查房,尤其對新入院、重危、診斷未明、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進行重點檢查與討論;聽取醫師和護士的反映;傾聽患者的陳述;檢查病歷并糾正其中錯誤的記錄;檢查醫囑執行情況及治療效果;決定出院、轉院問題。
(3)經治醫師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晨間、午后各查房1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對急、危、重、新入院患者,應隨時觀察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必要時請上級醫師、科主任隨時查房。上級醫師查房時,經治醫師要攜帶病歷、X光片及所需用的檢查器具等。簡要報告病歷、當前病情,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查房內容:要先重點巡視危重、疑難、待診斷、新入院、手術后的患者,同時巡視一般患者;檢查化驗報告單,分析檢查結果,提出進一步檢查或治療意見;檢查當天醫囑執行情況;給予必要的臨時醫囑,開寫次晨特殊檢查的醫囑;向患者及家屬征求對醫療、護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見,履行告知義務。
查房是最常見的患者評估方式,為了盡快給予患者正確治療,首次患者評估即查房必須在診療措施實施前完成。
查房時應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和隱私權,注意保護患者隱私,不得在公共場合談論患者相關信息,不得向其他無關人員泄漏患者病情、治療及預后等情況,檢查患者時應適當遮擋,避免無關人員窺視;尊重患者的診療選擇權,主動提出替代方案并陳述優缺點供患方選擇時參考。
實施查房是對患者評估和再評估的過程,也是一個醫療質量管理的重點過程,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查房制度非常重要,醫護人員應當及時查房,對患者進行初次評估與再評估活動,制定和調整診療方案,明確患者的醫療和護理服務需求,并將評估結果記入病歷中。
查房過程或結果,原則上應當在病程記錄中體現。除日常查房病程記錄外,患者入院后48小時內有主治醫師查房記錄,72小時內有最高級別醫師查房記錄。病情穩定的患者可以每2—3天合并記錄一次查房病程記錄,不允許倒記,不允許隨意補記(搶救記錄除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應隨時查房隨時記錄,并記錄到分鐘。
提供資料:創建辦公室